名稱 : Symphony of the Tinsmith 打鐵匠的故事
類型: 街頭壁畫藝術,建築物旁邊的全尺寸壁畫,講述周圍的人和文化的故事。
日期: 壁畫的繪製於2018年12月中旬開始,於2019年1月完成。
位置 : 古晉亞答街(Carpenter Street)附近。壁畫畫在光遠有限公司的路邊牆上。中國街(China Street)和海唇街(Main Bazaar Road) T-交界處的雜貨店。駕車前來時,您可以將車輛停在海唇街停車位旁邊,或者沿著亞答街步行到達。
緯度:1.5590400509413413
經度:110.3463524580002
地圖與導航: [Waze] [Google Map] [Bing Map] [HERE Map]
藝術家: Leonard Siaw (蕭全成). 蕭全成是一位砂拉越人的壁畫藝術家,曾贏得國際街頭壁畫比賽的冠軍,並以古晉市周圍的許多壁畫藝術而聞名。當您訪問古晉市時,一定要注意他的驚人創作。
藝術家的面子書 : https://www.facebook.com/ah.siaw.3
也稱為 #siawtistic (蕭藝)
面子書頁面 : https://www.facebook.com/siawtistic/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eonardsiawart_/
這是第二個“牆壁上的故事”街頭藝術項目系列,講述了古晉古老的文化遺產故事,在這幅壁畫中,它講述的是古晉打鐵匠的故事。該項目由砂拉越政府提供支持。
蕭全成附近的其他著名壁畫包括印度街(India Street)上的早期的布商,凱喬巷的小巷小販和爪哇街(Jawa Street)的古晉河傳統舢舨業。

古晉亞答街錫鐵匠業交響曲。壁畫上設有錫匠焊接錫的作品。旁邊的火坑是錫熔化的地方。[/caption ]
壁畫敘述了古晉亞答街錫鐵匠業的故事。古晉的亞答街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商店和歷史可以追溯到這些地區的早期中國移民時代。
錫器加工是古晉市的一門古老營業活動,錫鐵匠從錫器中自行製造錫器皿和工具。與普通金屬相比,錫器可以防銹,並且重量更輕,更耐用。此類錫製品包括桶,漏斗,蒸鍋,火爐,油燈,烤盤,鍋,噴壺和許多其他家居用品。所有這些物品都是用手工和熟練的手工藝手工製造的,這種工藝從一代傳到了一代。
在早期,亞答街不僅以藤製和木製家俱生產而聞名,還以錫器製作而聞名。當時,錫鐵匠行業是一項極為有利可圖的業務。中國街被華人福建社區稱為擊鐵街。中國街也是客家鐵匠和古晉傳統金屬工業的發源地。
根據藝術家蕭全成的說法:“當我走進中國街的那一刻,我立刻就听到了。轟鳴聲和敲擊金屬品的聲音在街上迴盪,使我想起了我已故的祖父,他還是貿易上的錫鐵匠。瞬間他年輕的那無價的回憶瞬間湧回來。”
[caption id="attachment_12533"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24"]
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古晉亞答街上錫鐵匠業逐漸變得過時,隨著歷史慢慢消失。目前,在古晉市的舊街道上僅剩6個錫匠,其中4個在中國街,另外2個在主教門街(Bishopgate Street)。
藝術家蕭全成的壁畫《打鐵匠的故事》也可解釋為古晉亞答街錫鐵匠業交響曲。實際上是對亞答街錫鐵匠業的印象結合成為一個獨特的聲響交響曲。壁畫上有三名錫鐵匠,每位都在不同的錫器上工作。來自三種不同錫鐵器上工作製造的不同聲音將在亞答街上形成錫鐵器製作交響曲。
在壁畫中,壁畫右側的老錫鐵匠實際上是目前鎮上最古老的錫鐵匠之一。他大約80餘歲,用錘子小心翼翼鍛造錫鐵用品。在他旁邊的是一個錫鐵匠錘擊一個錫桶,另一個錫鐵匠在焊接錫鐵器的邊緣。
藝術家蕭全成的壁畫《打鐵匠的故事》完美地將過去的回憶保存在牆上,讓下一代也能銘記住這裡曾以錫鐵匠藝聞名。
如果您正在遊覽古晉市,並且碰巧在亞答街或古晉河濱公園,那就記得來這裡看看這幅描繪古晉市過去歷史的珍貴壁畫吧。